以“生态、循环、协作、共赢”全链条社会责任为主题,苏州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论坛日前举办。对推进绿色供应链全链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及企业等,在论坛上探讨如何实现绿色供应链全链条生态系统中资源端、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连接和共赢。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宣传部副部长殷卫东希望,通过政府搭台,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积极推动,联合绿色供应链条上各利益相关方,为打造可持续的生态链条献计献策。“希望通过举办本次论坛,让更多企业认识到环境、资源在竞争中的战略地位,积极参与推动绿色转型。”
作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苏州工业园区近年来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以区域产业链的循环发展、制造业资源利用水平提升以及支撑平台建设为基础,大力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进全区合理化、有序化、高效化和绿色化发展,跻身全国首批24个绿色园区。
发力绿色供应链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技术交流部副处长石峰认为,“环境问题在工业园区中普遍存在,且情况较为复杂,需要采取全方位多样化行政和经济手段协同配合,进行综合治理,而绿色供应链则是应对工业园区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裹挟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大潮之下,加快推动生产和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势如破竹。
本次论坛对话环节中,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及企业的代表从绿色供应链全链条中的能源利用效率、绿色转型战略和全链条生态三个角度出发,共同探讨了如何降低产品生命周期中每个环节对环境的压力和影响,促进企业遵守环境法规和标准、提高环境绩效,提升供应链效率和有效性,从而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
“在供应链中,零售企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把好采购关、服务关、消费关,可以为推动绿色可持续消费发挥积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参与到绿色采购实施中来,不仅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健康环保的商品保证,服务消费升级,也持续传递了绿色生活方式的理念。”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可持续消费圆桌总干事王文华分享了零售企业践行绿色采购的案例以及行业推动绿色消费的成果。
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为促进企业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今年7月,苏州工业园区启动2018年度绿色供应链领跑计划。根据计划,今年内,苏州工业园区将优选20家制造业企业,协助其建立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并借助“绿云智造”平台推广和技术、金融服务等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助其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共建“社会责任生态圈”
据殷卫东介绍,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始终坚持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融入地方治理的具体实践,充分发挥国际化企业集聚优势,积极推动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引导全区企业与社区互动融入,强化“企业公民”意识,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具有园区特色的创新之路。
2010年5月,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成立,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绿色课堂”“悦读接力车”等一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全国首个“企业社会责任示范区”。“逐步形成了以联盟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员工、社区居民、消费者等为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生态圈’,形成了政府搭台、联盟推动、企业自觉的运行机制。”殷卫东说。
自成立以来,企业社会责任联盟规模不断扩大。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联盟拥有指导单位14个,分联盟7个,合计联盟成员单位508家。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成果报告(2016—2017)》显示,51%的企业明确表明其实施了绿色采购,更多的企业也采取了相应行为。在倡导绿色消费方面,94%的企业都做到了实施节能减排行动和节俭养德节约行动。相比之下,只有32%的企业组织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商场、绿色景区等创建活动。“这表明大部分企业仍旧是通过传统方式引导绿色消费,而未考虑通过创建活动或是宣传活动使得更多群众关注绿色消费。”
据了解,为更好地引导社会公众了解绿色生活和消费理念,带给公众全新的绿色体验,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联合社创机构、企业等近日在苏州举办了绿色生活方式展览活动,从衣、食、住、用四个板块向公众展示更环保的消费选择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