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徐海云:推进垃圾分类,要先从短板寻求突破

时间: 2017-04-06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文章导读  
       近日,我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撰写《推进垃圾分类,要先从短板寻求突破》文章,总结了16年来的生活垃圾分类的成绩和问题。他认为垃圾分类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在于之前把分类工作重心放在可回收物上,目前建立的废品回收再利用系统和环卫系统衔接存在问题。
       徐海云指出垃圾分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公众除了做好正确的投放、改变自身消费模式以外,还应该有污染者付费的意识。只有每个人都努力了,我国垃圾分类才会越来越好。
       下面我谈一下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已经进行了16年了,网上民众认为生活垃圾分类还存在很多问题。
       我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
       首先我想总结一下16年生活垃圾分类的成绩,主要有三点。第一是激发了全民的垃圾分类热情,这一点得到了证明。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垃圾分类的意识都得到了普遍宣传。第二是垃圾分类的系统性认识得到了普遍的提高。2000年刚开始搞垃圾分类的时候,主要还是可回收和废品,现在垃圾分类有可回收物、家庭有害垃圾、厨余垃圾,这就与国际上先进的发达国家基本一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知道了要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第三是在垃圾分类过程中我们正在寻找突破。大家知道垃圾分类实际上是全民参与的运动。现在需要找到短板,而且应该是先易后难。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家庭有害垃圾的单独收集相对来讲是个短板,这次的方案也把它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以上讲的这些是成绩,但不可否认,很多人说我们垃圾分类搞了这么多年,从表面上看止步不前,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呢。根本原因是我们以前主要着眼于可回收物。我们有废品回收再利用系统,还有环卫系统,这两个系统在对接过程中,所以,问题和矛盾在对接过程中也必然有一个衔接过程。借此机会,我想用几个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数据进行对比,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国与现进的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第一是废纸,这是生活垃圾可回收物中占重量最大的一部分。我们国家目前的回收量大约是50%,德国、日本大约是70-80%,发达国家明显比我们高,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国家目前人均废纸消费量还不到20公斤,发达国家是我们3倍,大家可以简单的算一算,尽管我们的回收率比较低,但是我们实际的纸板、报纸还是得到了充分的回收。第二个是易拉罐,价值比较高的,欧盟目前是75%,他们2020年的目标是80%。我们国家易拉罐的回收率是比较高的,但我们的问题是没有统计。第三是废塑料,这也是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中增长最快、体积最大的,同口径对比,我国目前的回收利用率大概是40%,欧盟是70%,发达国家看起来又比较高,但是欧盟的70%里面的40%是进入垃圾焚烧系统热利用,材料利用率是30%,而且材料利用的30%里面又有一半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出口到我们国家,在本土利用的只有百分之十几。
       因此,要对我国垃圾回收利用水平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可否认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玻璃瓶、酱油瓶等普通的玻璃回收起来就比较困难。面对垃圾分类收集问题,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我认为有三个对接,可回收物要与废品回收利用系统对接起来,有害垃圾的收集要与危险废物收运系统对接起来,厨余垃圾收运要与整个生物质的利用对接起来。这些都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过程,要从顶层设计、全社会参与等逐步来做。 
       垃圾是我们每个人产生的,根本上来讲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事情。在此也想谈一下我个人对全民参与的感想,也是三点。第一点,对每个人来讲要坚定不移的做好正确的投放。可能有的人会讲,我投放好了你又把它混起来,打消了积极性,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使在发达国家这种现象也不可能避免,比如说德国的包装垃圾桶中东西,其中有一半还是要进焚烧厂进行处理的。回收利用是有市场和需求的,如果没有市场、没有需求它只是垃圾。我们个人投放垃圾行为不应该受其他因素干扰。第二点我们不仅要出力,而且要出钱。大家知道发达国家你扔个电视机、扔个家具都要付钱。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人力成本的提高,要进一步促进分类回收利用是要付费的。第三点是每个人的消费模式要改变。我们当然要提倡简约的生活,提倡勤俭节约。另外更重的是我们要能够充分使用再生资源产品,为再生利用提供更好的市场空间。只有每个人都努力了,我们国家的垃圾分类才会越来越好。
 
(来源:徐海云博客)
 
友情链接
二维码